预警

水位

用好用活水资源为党员干部培训注入新动力

时间:2022-07-05   作者:市委党校纪敏 戴慧娟   
 
  市委党校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作用,用好用活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资源,抓深抓实移民精神教育,为党员干部培训注入新动力。
 
  一、抓深水资源整合,建好教育培训平台
 
  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系统优势,深度挖掘整理本土水资源,着力打造水教育平台。一是摸清水资源家底。建立“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包联机制,组织党校教师下沉宣传部、移民服务中心、档案馆、博物馆等单位,对丹江口市水资源存量进行深度挖掘、系统研究;对丹江口大坝、工程展览馆、南水北调纪念园、农夫山泉等水资源现场教学基地进行专题调研。二是规范现场教学点建设。依托湖北省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建设,2020年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展览馆、沧浪洲湿地公园3个现场教学点进入首批现场教学点后,今年打算再申报4个现场教学点,中组部也将在今年对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展览馆、农夫山泉等3个教学点进行实地考核,通过验收后将进入中组部现场教学基地目录。我校统筹师资力量,为每个现场教学点配备1-2名专职教师,负责资料收集、讲稿打磨、现场讲解、课程设计等工作,着力提高现场教学点教学水平。三是打造水资源教育优质课。市委党校对水资源相关的课程及讲稿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并通过赛课、试讲、课题立项等形式,强化教师课程开发和讲解能力培养。今年以来,省委党校教研处领导来我市调研指导现场教学基地工作,竹山党校、随县党校分别来我市参观学习。四是加强对现场教学点讲解员培训。3月25日我校党校召开湖北南水北调干部学院丹江口分院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培训会。丹江口大坝、工程展览馆、农夫山泉生产基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中青旅等单位负责人、讲解员和市委党校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讲解员的素质,不断提炼现场教学基地文化内涵,深度挖掘精神内涵。五是加快推进党校新校区建设,为水资源教育培训搭建优质的服务平台。
 
  二、抓好水资源打造,丰富教育培训内涵
 
  紧扣用好用活水资源,围绕党校(行政学校)主业主课,统筹推进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全面丰富水资源教育内涵。一是优化培训模式。结合我市全市开展的“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主题活动,把开展水资源教育与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等“七种能力”有机结合,创新实施政治课、专业课、体验课“三位一体”系统化培训模式。二是打造水资源精品课程。在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的指导下,合作建立集体备课、新课试讲赛讲于一体的课程开发机制,打造一批丹江口市水资源精品课程。其中,我校组织教师紧紧围绕大坝建设、弘扬移民精神等进行教学专题开发。目前,已经开发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精神及时代价值”、“共和国的丰碑----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回眸”“伟人梦想与实现——丹江口大坝的建设历程”、“青山绿水人美水甜的中国水都丹江口”等4个教学专题。三是深化水资源专题研究。修订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和引导教师围绕“深挖水资源、总结水经验、提炼水启示”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近年来,撰写了《丹江口市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践建议》、《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资源保护体制机制问题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凝心聚力建设美丽丹江口》等获奖调研课题。今年已有2篇关于南水北调的调研报告呈送省委党校和我市有关部门参阅,为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抓实水理论宣讲,增强数育培训实效
 
  广泛开展理论宣讲,通过讲好水资源故事,积极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切实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组建“1+”理论宣讲小分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结合党史知识、丹江口拥江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题,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牵头、我校部分教师参与的宣讲小分队,深入机关、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党务大讲堂”“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累计宣讲50余场次,受众超过2800余人次。二是丰富理论宣讲形式。我校制作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微党课,在丹江口电视台和网络播放,点击量达5000次以上。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平台,讲述水都故事,弘扬水都文化,有力发挥水资源理论宣讲“领头羊”作用。
分享到:
  •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 二十大代表风采
  • 二十大代表风采

  • 蓝天碧水保卫战
  • 蓝天碧水保卫战

  • 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光盘行动
  • 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光盘行动

  • 创清廉丹江口 树新风正气
  • 创清廉丹江口 树新风正气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